新谷创业“蓉漂”的春节回家路
龙兵科技 2016-02-04
故乡是什么?
 
故乡的感觉就像仓央嘉措的诗:
你见,或者不见我,我就在那里,不悲不喜;
你念,或者不念我,情就在那里,不来不去……故乡,总有那么些只能回到那里,才能享用到的家乡风味小吃。
 
那些风味小吃,不豪华,更谈不上奢侈,但在家乡却集三千宠爱于一身,家家户户都有它的“铁粉”。远离故土的游子们,每每回家乡过年,吃进嘴的第一口饮食就是它。
 
一口的家乡风味小吃下肚,多少“致童年”、“致青春”的回忆神奇地袭上心头,浮现脑海……
哥吃的不是面,  是年味!
网立方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沛,家乡位于泸州市叙永县。晋朝时,这里曾属云南郡。当地著名的旅游区丹山,土石皆赤,为典型的丹霞地貌。城东则是神奇秀美的喀斯特地貌。王沛形容说,他的家乡叙永风景气势宏大,风格粗犷,饮食也颇有些豪迈之气,“我的家乡特色风味小吃是豆汤面”。
 
粗略算来,从求学到创业,王沛离开家乡打拼已有十余年时间,基本上,每年过节才能回到家乡。此时,才能吃到相思一年的豆汤面。  叙永县的豆汤面,面汤必须是大骨熬制的骨头汤、面起锅时在碗里加一勺熬成糊状的豌豆泥,再来一勺肉绍子,入口时,骨头汤的鲜美、豌豆泥的清甜、肉绍子的香浓,各种味道在舌尖缠绕,回味。
 
哪家豆汤面地道、哪家豆汤面货真价实,这些对于王沛来说了如指掌,“叙永县步行街上的罗汉馆面,开了二三十年,经营的时间和我都差不多年纪了。那家最地道!”过年回家,王沛熟门熟路地就杀到罗汉馆面,点上一碗豆汤面。
 
 
过年回到家乡,必须要吃的就是豆汤面。可以这么说,回家吃的第一口不是鸡鸭鱼肉,只要来一碗豆汤面,顿时就圆满完美了!”父母在身边笑咪咪地聊着龙门阵、从小吃到大的豆汤面在嘴里泛着熟悉的香气,过年的味道都齐了,夫复何求! 此情此景,只能用一句话代表:哥吃的不是面,是年味!
 
创业“蓉漂”
邹 京 川
 
家乡的小吃     吃的是情结  
 
巴中市平昌县,位于四川省东北部,米仓山南麓。这片大巴山,南天门伫立成高山长青,三岔河流淌成涧水长蓝,历史曾于此处壮怀激烈,孕育出激荡巴山儿女的红军文化。这里的人间烟火,也偏爱那些五味浓烈的特色饮食。
 
成都盛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邹京川,家乡座标位于巴中市平昌县,这位从大巴山腹地走出来的创业者,总爱自豪地说“平昌一中是给我启蒙教育的母校”。离开故土在外闯荡已有10多年了,过年回家,邹京川最想天天腻着的人便是父母,最想天天吃不停的就是貌似最“土掉渣”的串串。
 
 
 
这家串串无招牌、无店铺,几十年来如一日的在平昌二中旁的一条小巷子里摆摊儿。每天下午两点出摊,到了下午五点食材便被“好吃嘴”消灭殆尽,老板钱包满满地收摊回家。因为味道一绝,回头客如云,时间久了,好这一口的食客们也知道了串串摊儿老板姓冯,自动自发给串串摊起了“冯火锅”一名,渐渐地,声名鹊起的“冯火锅”,被当地人所熟知。
 
“只要’冯火锅’一出摊儿,那围的人,里三层外三层!就凭着一张桌子、一口锅,一个蜂窝煤炉子,几年串串儿卖下来,都挣了一幢楼房了!”从10岁开始,邹京川差不多每天都要钻到“冯火锅”去吃上几串。看来,“冯火锅”这幢楼房也有他从小到大的“贡献”。
 
说起现在每年回家过年时享受“冯火锅”时的舌尖愉悦,邹京川的语气里满是“此物只应天上有,人间哪得几回吃”的惊艳,“还是那个老味道,还是那个老地方,还是那么好吃,也只有我们平昌才吃得到这么好吃的串串儿!”如今,“冯火锅”的“开山掌门人”已经老去,手艺传给了儿女辈,味道仍不减分毫韵味,当年只有10岁就站在串串摊前大吃特吃的少年,如今业已成了创业老板,年年春节回家还是为这锅串串痴迷。
 
光阴斗转,家乡容颜日新月异,惟有那家乡的特色风味小吃似乎忘记了岁月变迁,仍在老地方,烹制着老味道,藉慰着游子的心。邹京川口水涟涟说着“冯火锅”的种种绝妙好滋味,末了,发出一句感叹“其实家乡的小吃,吃的是一个情结”。
 
门店小程序在线咨询